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根在河洛鄉親情 黃帝故里拜祖記

根在河洛鄉親情  黃帝故里拜祖記
       二00六年三月陽光格外明媚,中原腹地華夏人文始祖發源處,河南新鄭市黃帝故里,正舉行每年拜祖盛典。
        今年拜祖大典的主題是:「盛世中國,和諧社會。」
        來自全球各地華僑、港澳同胞,近三千人眾,以及各省炎黃子孫萬 多人參與。我曾有一年在中央電視台第四台,螢幕看到拜祖大典,場面是拜祖人士都穿著古裝進行拜祭。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主任徐光春對各地到來的客人,不,鄉親!表示熱烈歡迎,他說:黃帝是華夏炎黃子孫的共同祖先,新鄭是黃帝故里、故都,此次河南舉辦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歷史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也是影響最大的一次,我們非常高興大家能來河南參加此次盛典,並參觀訪問河南。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今年我能夠參予真是無意中的機緣,閱讀澳門日報獲悉澳門河南宗源聯誼會,組團參予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除聯誼會會員外,亦邀請有意人士參予,於是我參加,我這超過八十的耄耋老人,也非有強烈的歷史民族意識而去,但華夏文化傳統尋根的意識,對鄉念也甚強烈。一首老少傳誦的詩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挑動離鄉背井人們的情懷,維繫著鄉情的綿思。我原籍福建,中年落籍澳門,游子之心對鄉情更是年月難卸,而歲月俱增更加沉重背負。
        能夠尋著:「根在河洛」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未可誇誇而言,僅是自感年事已高,回鄉之路走不了幾趟,趁尚可行走,爭取時間回去,否則世事難料也。又剛巧河南宗源聯誼會組團拜祖,正可乘機而行;本意是去了鄭州後,回程直奔福建廈門,這一意念完成了我這不精明的老頭,有生之年可參予拜祖大典,對歷史的認識,源遠流長地探索,都是炎黃子孫的傳統心意,可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黃帝出生於母系氏族,在古代傳說中涿鹿之戰,打敗了蚩尤,五千多年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立國後命名為:軒轅黃地,到了殷商年代,後人覺得祖先軒轅黃地不雅,將地字改為同音的帝字,自是軒轅黃帝,沿用迄今。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後, 自以為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自稱為「始黃帝」,但他沒有敢用這「黃」字,改為「皇」字。軒轅黃帝春秋時就興起盛大的拜祖活動,一直延續,至一九九二年以來,世界各地炎黃子孫每年都會在農曆三月三日趕到河源尋根謁祖。
        一個印尼華僑參拜團他們說:到河南就感到很親切,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黃帝故里是華夏文化歷史的發源地,作為炎黃子孫應該來追尋祖先歷史,了解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
        三月卅一日,丙戌年陰曆三月三日晨早拜祖進行,來自世界各地一六九個社團,五十二個姓氏宗親會,在大會的安排下,過百旅游車依次駛入新鄭市迎親大道,但見新鄭市鄉親萬人空巷都在路旁迎接,遠途而來的親人,場面令人感動。倍感血濃於水鄉親情。車隊進入新鄭東入市口,大紅氣球騰空 飄揚、九條巨龍跳躍起舞,沿途兩側過百北獅歡躍,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喜慶熱烈氣氛。



河南黃帝故里拜祖歡迎鄉親
 
        在「迎親樓」前,新鄭市委書記趙武安、市長吳忠華先後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報告致禮,並增送黃帝故里新鄭城門鎖匙。
        在「祈福樓」前領導和嘉賓們觀看了廣場旗陣,武術太極表演。
        在「昌運樓」前,身著五十六個民族服裝少男少女們載歌載舞,國家領導何魯麗、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羅豪才,分別接受了藏族學生、蒙古族學生和朝鮮族學生的敬酒。 連及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省政協主席王全書、河南省省長李成玉、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鄭州市長鄭建才、鄭州市政協主席楊惠琴、新鄭市委書記趙武安等接受清洒甘霖象徵洗禮,更換拜祖服。
    新鄭市長趙建才從牌坊走出向主拜人徐光春報告大典各項程序準備完畢;隨後,領導和賓客在武警禮兵引導下步入拜祖現場。
        上午九時五十分省政協主席王全書宣佈: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開始。拜祖大典共有九項程序:
        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代表鄭州市七百多萬人民向前來參加拜祖大典各位嘉賓、各界朋友致崇高敬意和熱烈歡迎。
        鳴放卅四響禮炮,代表了全國卅四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
        敬獻花籃:中央、省、市領導分三組向黃帝像敬獻花籃。
        點火上香:十時正,奧運冠軍河南姑娘陳中點燃聖火,國家領導人中央、省、市分三組敬香,港澳台來賓代表敬香,海外華人代表敬香,全國工商界代表敬香。
        行施禮拜:在國家領導何魯麗、張思卿、羅豪才領拜下,參加拜祖大典全體人員向黃帝像三鞠躬。
        千名大學生和百名少年兒童合唱「黃帝頌」。
        樂舞敬拜:河北省歌舞劇院六十名女演員翩翩起舞,表達對人文始祖黃帝追思和敬仰之情。
        雙龍吐珠:在背景音樂「龍的傳人」伴奏下,黃河流域青海、甘肅、寧夏、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省區領導和華人代表等分別向拜祖台兩側兩條「巨龍」龍頭注入黃河水,頓時水柱從龍口噴湧而出,金箔由龍身四處飛揚,呈現九曲匯流、龍騰呈祥的景象,伴隨著二00六羽和平鴿飛向天空,串串彩球冉冉升空,大典中的高潮。
        此時天空出現一圈日暈彩虹,獨特天象景觀與拜祖大典相交融,是始祖顯靈聖嗎?司儀激動地宣佈:「大家請看,彩虹出來了。」司儀王全書再次說:「這是一個奇觀,一個吉祥,各位先生、女士,天空出現的彩虹」,說了又重覆。十時半大典告成,彩虹仍呈現在黃帝故里的上空。
        回程中,新鄭市鄉親父老攜男帶女,都在路旁揮手相送,鄉親情溢於言表,億萬華人一家親,緊扣著到來的游子赤心。
        在車上激動的心未稍懈,雖未至流落感動的老淚,可也心情舒暢地如被母親擁抱的孩童,融化在溫馨陶醉中。
        低頭沉思,我這老頭竟然對歷史認識那麼淺薄。這一趟能參予拜祖,如河南省領導所提示的今年是歷史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何幸之有,難免萌起感謝澳門的河宗源聯誼會張可夫、劉藝良、李子 丰等先生組團活動而得參予。認識浩如煙海的歷史文化,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回顧過去,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更是繫於億萬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黃帝故里



筆者參加2007年炎黃二帝塑像落成典禮


 
        我自念並非鄉念淡薄之輩,念少年時父親南洋營商返國,置業於福建廈門市鼓浪嶼(有海上花園之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二00五年十月份)選美中國特輯,在中國最美的五大城區,排名榜首列:廈門鼓浪嶼,(澳門排列第三,)落籍我母親娘家居住地,那時未敢向父親查詢,但內心很置疑老父何不回鄉?沒鄉情!這謎迄父死並未揭曉,廿歲剛是抗戰勝利年,剛巧同學欲回鄉福建南安,那時我失業賦閒也就跟同學回鄉一走,意念就是尋根,同學伴我回到故鄉南安縣西山村,詢問鄉人我父住處,鄉人指點,但見也不算小一般鄉間老屋,趨前詢問,屋人指著那間是住處,那間是書房,我就這麼尋根狠狠地盯了一會 ,眼茫茫然。
        一閃五十年,七十多歲再次回鄉探望那位老同學,且在他家小住,言談間請老同學再陪我看看祖屋,老同學對曰:那時去了詢問老人可指點,現在再去問誰?我們都是老頭了!在鄉間參看了土樓,這才恍然而悟,老父不返鄉,原來是治安不寧,富裕有家財就怕匪徒,沒有安全感。
兩代人似是同樣命運,我離開了第二故鄉,更而落籍澳門,講來也奇,澳門亦是福建人旅居處,媽祖便是由福建供奉到濠江來,歷史悠久,澳門還有望廈區的地名,鄉人企望廈門的喃喃念鄉啊!
        拜祖歸來,閱香港報章獲悉香港建有黃帝祠,於一九二五年興建,而後多年失修,又經戰亂倒塌了,當時港英政府並未重視,迄近年有心人籌款重建,去年落成,今年進行首次拜祭。
        尋根拜祖情懷尚濃,不禁疑問,澳門為何沒有黃帝祠?媽閣廟歷史悠久,而華夏人文始祖竟「斯人獨憔悴」!近年大興土木興建媽祖村,堂皇雄偉,是沒了歷史感?嗚呼哉!
        繼而思想,就算澳門興建了黃帝祠,年年拜祭又如何?要提起歷史感,不是在澳門建祠膜拜,應撩起炎黃子孫尋根念祖情懷,認識上下五千年華夏文化,結合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再創唐朝盛世,發揚光大,這才是向前的方向。
        這次適逢其會,參予了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拜祖大典,我認為主辦的河南省領導已盡了全力,但希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是最大最高止境了。但也該讚揚大典辦得有聲有色。只有一項私以為在宣傳方面遜了色,盛大的拜祖大典,在期前該廣為宣傳,如中央電視台、第一、四台宜每週預示;大典過後也要連番播放拜祖詳情,且指令各省市電視台廣播 轉播宣傳,鼓勵景仰先祖意念,提升炎黃子孫凝聚力,開創華夏歷史文化光輝新篇章!
       耄耋老人企望著明年還可踏上河洛尋根拜祖大道,老了僅有的一口氣,一點心願!
寫於2006年4月,文中拜祖過程錄自2006年4月1日河南鄭州日報